木匠戴枷(歇后語)
木匠戴枷 ----自作(做)自受這個歇后語的民間故事大致是這樣的:北宋康定年間,江南秀才李康進京趕考,途經(jīng)徐州境內(nèi)小張莊,因發(fā)高燒而昏倒在莊頭上。莊上有位姓張的中年木工,為人忠厚仗義,立即把李康背回家中,請來郎中為他切脈治療。半月后,李康全愈,提出同張木工拜把兄弟。張木工搖頭說:“俺這輩子沒同誰拜過兄弟,也不想同您結(jié)拜。人生在世,誰沒個三災六難?你幫我,我?guī)湍悖y關就過去了,這點小事,提不著?!崩钚悴偶腋F,張木工也不富足,最值錢的家產(chǎn)莫過于那頭毛驢。分手時,張木工把毛驢送給李秀才。李康接過毛驢,對張木工千恩萬謝,表示一定要答謝他。半年后,張木工收到李康一封信,信上說他已做了吏部尚書,張家如有什么難處可到都城去找他。張木工不是那種施恩望報的人,不愿求人。這封信,張木工隨手扔在一邊,漸漸淡忘了。不料三年后,張木工的母親抱病臥床不起,日子過得十分艱難。這時,張妻想起那封信,奉勸老公去找李尚書借錢。張木工是個孝子,為給母親治?。缓糜仓^皮來到東京,費了好大勁才見到李康,并將家中困頓一五一十講了一遍,哀求借五十兩銀子回家為母治病,渡過荒年。誰知李尚書一臉寒霜,冷冰冰地拒絕了。張木匠與他爭論,不料李康將張木工關進大牢。后來李康又讓張木匠戴上木枷,派幾個差役押送他回家。途中他們幾個遇到了幾撥的劫匪,終因幾個沒錢而逃過一劫。終于來到小張莊,差役打開他脖子上的木枷,交上一封信,匆忙告別了。這是李康的親筆信,信上寫著四句詩:“有難請再來,再來還戴枷,戴枷作留念,留念莫劈它?!睆埬竟ぴ娇丛綒鈶?,一氣之下,張木工肝火沖沖找來一把斧頭,朝木枷一斧一斧地劈去:“叫你留念,叫你留念!……” 劈著劈著,張木工忽然驚得目瞪口呆,本來木枷里面藏著十六根金燦燦的金條。張木工想到路上數(shù)遇劫匪,馬上茅塞頓開,含淚叫道:“李康,我的好兄弟!”
“木匠戴枷”的歇后語是什么?
[mù jiàng dài jiā]木匠戴枷 ----自作(做)自受《木匠戴枷》是一本小說,作者李廣永。小說類型:科幻幻想內(nèi)容簡介在科技日益發(fā)達的今天,科學家發(fā)明的機器人竟模仿人類殺人。在命案面前,警察一籌莫展,因為在作案現(xiàn)場,警察未發(fā)現(xiàn)案犯的蛛絲馬跡。在進過一年多的調(diào)查區(qū)正后竟是毫無頭緒。在偶爾的一次舞會。警察抓住黑社會中人,從他們口中得知,毛教授研制了一男一女兩個機起人,那機器人與人已是難辨真假。于是警察便順著這條線索追查,最后結(jié)果令人驚訝,殺人反竟是機器人所為……
木匠帶木枷歇后語
木匠帶(木)枷——自作自受古代罪犯的禁錮器具之一就是木制的兩個半圓形枷鎖,合攏后中間有一個洞,正好僅供囚犯的脖子通過,如此便將其卡住,這個東西通過為了強度及重量還會鉚(鑲)上不少鐵制或銅制的鉚釘或條狀物,常常重達二、三十斤,再加上手銬和腳鐐,身上負重總共可達七八十斤,罪犯因此行動相當不便,更不用說逃跑了。個別特制的木枷不會在前面再開兩個小孔,將犯人的兩手手腕也束縛起來,主要供重刑犯或有暴力傾向的罪犯使用,亦可防止其傷人或自殺。這種刑具通常是由木匠制作的,所以,戴在木匠身上就具有了濃重而絕妙的諷刺意味——自作自受